忆往昔

联系我们

资料所限,院友名单难免有所疏漏,还请关心北大数学的各界朋友批评指正,烦请发送邮件至:Mathalumni@math.pku.edu.cn,工作日当日回复。谢谢!

当前位置 : 首页 - 忆往昔 - 峥嵘岁月 - 正文

我们0163级204名同学,数学专业和计算专业是1968年年底毕业分配的,力学专业是1970年毕业分配的。在当时文革的情势下,同学之间由于观点不同,隔阂还很严重,使得毕业分配后同学们各奔东西,没有留下联络方式,许多同学从此互不往来,失去联系。

文革结束后,63级一部分同学考回北大上进修班,也有一些同学考上北大和北京其他高校的研究生。逐渐地在北京的同学建立了联系。方裕同学考上了北大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他爱人杨丽珠也调到北大二附中工作。他们开始联系在北京工作的同学,经常到他家聚会,陆续有些外地的同学来京也到他家聚会。这样0163的同学们就在北京有了一个“家”。后来王铎和王其文出国留学回国后分别在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和北大经济学院工作,也参加了北京同学的聚会。1991年,在方裕家的一次聚会上,大家回忆起1963年入学北大时的情景,觉得很快就到入学30周年了,我们如果能搞一次0163同学入学30周年的聚会该多好啊!可是一想到文革时形成的严重隔阂,估计有些同学可能不肯与文革时不同观点的同学见面。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但是当大家看到北京的同学也有文革中观点不同的同学,已经相处得很好了。大家觉得就是应该通过聚会消除隔阂,让同窗同学重新团结起来!我们决定成立一个入学30周年聚会的筹备小组,每班有一个同学参加,由方裕和王铎负责召集,杨丽珠、张颖中、郑更新、王欣、潘省初等同学积极参与。这个领导小组每一两个星期就到方裕的办公室一起讨论具体方案。首先是必须建立起联络网。当时的条件,没有家里的电话,更没有网络,甚至许多同学的工作单位都不知道。但是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比如师继承,袁明德等同学利用出差的机会,每到一处都设法找到那里的老同学。我们终于联系上全国各地包括新疆共100多个同学,大家都一致同意在1993年校庆期间组织聚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方裕和杨丽珠经过多番努力跟在印尼继承父业的黄志源同学联系上了,黄志源同学不仅表示参加聚会,而且提供赞助。张云鹤、张颖中等同学也积极提供了赞助。

1993年5月2日,我们的入学30周年聚会终于实现了!分别25年的70位老同学见面时都非常激动,在数学系当时的办公室一院楼上报到那天,人声鼎沸,文革中观点不同的同学见面时也热情握手,笑容满面。这的确是一次成功的破冰之旅,我们通过聚会实现学友大团结的初衷实现了!


会场是在北大电教大楼的报告厅。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老校长丁石孙先生,曾经担任数学力学系副系主任的程民德院士和王仁教授,还请到了担任过我们数学分析课的冷生明教授,教过我们高等代数的聂灵沼教授,还有马树孚老师(原数学力学系团总支副书记,时任北大副校长)和周起钊老师(副教务长)。他们都应邀在主席台就坐。我们的年级辅导员黄少云老师,年级主任王文娟老师,还有汪仁官和王敏中老师,也都出席了这次聚会。

方裕同学做了富有激情的致辞,表达了同学们对母校的热爱,对老师们的崇敬,和对学友们的思念之情。

非常令人激动的是我们敬爱的老校长丁石孙先生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们作为教员的最大欣慰就是见到学生。”他回忆自己下放到鲤鱼洲的经历时说:“如果没有这个机会,说不定我对许多事情还不了解。你们可以对过去的事情也作为一种对自己一生成长当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它或许有坏的方面,但也有不少好的方面。”他鼓励同学们“今后要有个奋斗目标,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每个人的奋斗目标应该比较恰当,这样你的心情就比较愉快。” 他还谈到“北大的精神是变不了的,至少我当校长时一个最大的体会就是我想改变北大一点我都改变不了。”“你们回来看一看,在学校里看到新的东西,重新获得前进的新的力量,将来你们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他长达十五六分钟的讲话,一次次被同学们的激动的掌声所打断。

我们尊敬的冷生明教授因为身体原因请主持人王铎转达他讲的几句话:“通过见到我们的同学们,看我们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教育的意义。经过他教诲的学生可能有上千个,分布到全国各地,甚至有的到了海外,但是就没有几个听说是学坏的,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的意义啊!”这时他激动地站起来又接着亲自给同学讲话。他回忆给同学上数学分析课时,“上课之前,头两天就备课,不管教过多少遍,头两天就备课。而且你们有课的时候,我的课总是在第一堂。系里总把我放在第一课。我常常是若有课,就一定是五点钟起来,而且有几次是三点钟起床。干什么?改讲稿。” 他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坚持“能力以内,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对能力以外,他说“两条原则:真理是无情的,不用生气;历史是无情的,不要着急”。他嘱咐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身体,“第一健康,第二劳逸结合。”他的讲话也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几位同学代表相继发言,其中黄志源同学的发言特别受到与会同学的热烈欢迎。他是印尼华侨,196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后来他回到印尼继承父业,参与了金光集团的管理工作。他深情地回忆了在北大培养起来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他说金光集团非常支持国内的改革开放政策,当时已经与国内200多家企业合作。他还表达了进一步在国内投资办厂和支持北大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决心(事实上他后来在国内投资建成国际一流的林浆纸企业;他还捐助北大建设了生命科学大楼;并捐助数学科学学院设立了奖教金。他的爱国爱校精神和事迹得到北大人的高度赞扬,被授予北京大学杰出校友和荣誉博士称号)。

王其文同学为庆祝聚会撰写了对联《贺0163同学聚会》,张贴在黑板两边,用简练的诗句描写了0163同学在北大的经历和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三十年画卷展开 初进燕园 望塔矗博雅 水泛未名 月照石舫 林伴古钟 二百英俊齐集数力 严师指教路途明 酷暑长衣 寒室薄絮 沉迷书山学岭 邀春野踏青 夏宫植树 秋峰赏叶 冬池滑冰 忆饭厅欢庆 固城军训 山寨果密 沱江水清 万千旧景往事 人离情犹在

廿五载风尘掸落 重聚北大 看楼现雄姿 馆藏精粹 槐发新枝 松添寿轮 零壹陆叁 业迹华夏 恩师功高系增辉 根连母校 心牵故友 梦断子夜凌晨 听歌传王欣 箫扬继耀 弦柔颖中 诗颂鸿新 观画绘永祥 舞起娜甫 台前景秋 篮下托林 多少能人智士 春回雁又归

这次聚会后,0163级同学又在1998年,2008年、2013和2018年分别举办了年级聚会。特别是2013年在黄志源学友的大力赞助下,在海南举办了0163入学50周年纪念活动。而且最近几年我们组建了0163微信群,同学们相互传递有关健康的信息,还组建了一个合唱团,经常开展学歌和演唱活动,而且几乎每逢元旦、春节和元宵节,我们都举办猜谜或联欢活动,很多同学踊跃参加,极大地活跃了我们的退休生活。我们0163级同学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团结的学友集体。

注:本文所引丁校长,冷先生及黄志源的讲话均摘录自《北京大学0163学友入学30周年纪念》录像(王其文录制并保存)。

上一篇: 北京大学金融数学系建系历程回顾

下一篇: 63级院友王铎:考研路上学友情深